不过随着中国对仁爱礁附近海域控制慢慢地增加,菲律宾发现,那艘搁浅的破船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还要不断送补给成了一个累赘。
为了把粮食都送上去,反而要看中国海警的脸色,挑衅的动力大幅度的降低。菲律宾只好把精力用在黄岩岛上。
他们通常准备很充分,比如开执法船宣示主权,鼓动菲渔民闯潟湖,再就是拉记者拍照抹黑。
比如:那些菲渔民小船都是被菲政府以送柴油引诱到这里,加上菲律宾带来的记者等着捕捉“国际新闻素材”,我们怎会是上当?
因为黄岩岛潟湖是个C字形,一旦东南角唯一的入口被封锁,菲律宾费尽心思自导自演的渔民闯潟湖阴谋大戏就失败了。
对了,我们执法船越来越先进,能够正常的使用远程定向声波驱离装置;一批菲律宾船员出现严重不适,暂时丧失行动能力。
如果把黄岩岛与西沙、南沙的战略支点连成一条线,就发现黄岩岛位置是如此的重要。
好东西自然就会有人惦记,特别是发现“好东西”居然离自己近在咫尺,那就更不淡定了。
“该礁位于菲律宾群岛通常区域范围内以及距离最近的土地是吕宋岛,约120英里的事实”。
实际上老美的这种观点在国际上叫“地理邻近论”,早被丢弃了。原因很简单,现实无法支撑这种谬论。
例子太多了,比如:英法海峡中间的海峡群岛离法国海岸只有6英里,但它属于英国;圣皮尔岛、密克隆岛离加拿大纽芬兰海岸只有12海里,但属于大西洋彼岸的法国。
土耳其出门就是希腊领土;包括美国自己,夏威夷、关岛(海外属地)离美国更是万里之遥。所以“邻近原则”根本站不住脚。
菲律宾的领土范围来源于近代西班牙的统治,后来居上的美国人开始涉足太平洋西岸。
那时候殖民帝国准备对某大陆下手时,通常会先占据大陆一块边角或临近岛屿作为跳板。
解决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约出来单练,看谁的拳头更硬。结果丝毫没有悬念,1898年美西签了“巴黎和约”,西班牙乖乖地交出菲律宾。
“巴黎和约”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划定了西班牙移交菲律宾的范围,其中沿南海西线°为界。
之所以单独说这个界限,是因为黄岩岛的位置在北纬15°07′、东经117°51′,恰好在东经118°以西;
不过几十年后,美国人发现,巴黎和约划线时漏掉了菲律宾南部的几个小岛,这些小岛实际上也属于西班牙。于是要求西班牙补充个条约,来接收遗漏的小岛。
美国人的骚操作相当于再抢一次,丁点也不给你留,全部打包拿走。这对西班牙人来说无疑是二次伤害,但奈何技不如人也只能答应。
1900年,美国和西班牙签订《美西割让菲律宾偏远岛屿条约》,顺利地拿到剩下的几个小岛。美国人看西班牙这么配合,再次发扬讲究精神,付了10万美元的小费。
另外,为了谨慎起见,美国在这次条款中额外加了一条:将“巴黎和约线范围之外的属于菲律宾群岛的全部岛屿”转让美国。
1930年美国以此为依据与英国签订了《英美条约》,又接收了英属北婆罗洲公司控制下的几个小岛。
也就是说,不论几次变更的界限都没涉及黄岩岛,东经118°线始终是菲律宾领土的西部边界,黄岩岛在边界之外。
不过,因为前面那条:“巴黎和约线范围之外的属于菲律宾群岛的全部岛屿”转让美国。要是有证据证明西班牙拥有黄岩岛主权,那么菲律宾领土就应该包含黄岩岛,反之则无。
到这里简单了,菲律宾是否对黄岩岛拥有主权的核心问题就转化成,只需判定西班牙是否拥有对黄岩岛的主权就行。
西班牙唯一提供的一个牵强事件,就是1800年4月,西班牙舰队司令派出一艘测量船曾对黄岩岛进行过调查。
早在2000年前的东汉,杨孚撰写的《异物志》里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礁石”的描述;其中“涨海”是古代中国人对南海的称呼,而“崎头”是对岛礁、滩、沙洲的泛称。
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他当时在南海测量的东部端点就是黄岩岛。也就是说,中国人至少在元代就已发现、并测量黄岩岛了。
1933年在中法“南海九小岛事件”后,吃了亏的国民政府回家就出版了《中国南海各岛屿》,标出了南海各个群岛,并在周围用十一段国界线圈了起来。
这就是今天中国南海地图上九段线的雏形,也成了中国“自古以来”拥有南海主权的法理依据之一。
1935年中国政府水陆地区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沙滩中,黄岩岛以斯卡巴罗礁之名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中国版图。
1947年,中国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审定公布南海诸岛地名172个,黄岩岛以民主礁的名称,列在中沙群岛范围内。
一是拥有强大的海上舰队,能轻松地取得附近海域的控制权,因为军舰本身就是一座移动的堡垒。
二是在岛礁上修建必要的设施成为综合基地,这样做才能够给舰队提供补给、警戒和空中掩护,舰队因此会如虎添翼。
以前中国因为落后,在收回南海主权后的大部分时间里,没有能力把力量覆盖到整个南海。
现在中国海军一年下水一个中等国家海军总吨位,但整个90年代,中国海军只服役了4艘驱逐舰。不但数量少技术也落后,没有相控阵雷达,没有垂发系统,别说与美军伯克驱逐舰比,甚至被同期服役的日本村雨级战舰甩了一条街。
1996年时,我军能攻击美航母的除东风-11、东风-15这样的弹道导弹以外,再无另外的手段了。
为了解决舰载火力不足,我军直接把坦克、陆军火炮搬上了船。正因为经过这次极不对称的较量,在2000年引进俄4艘现代级后,中国海军才初步获得了区域防空和远程对海打击能力。
我们支援军舰要从千里之外的海南出发,等到现场黄花菜都凉了;飞机也不行,能派出到海南的只有歼7和歼8。
战斗力如何暂且不说,因为中途无法补给燃油,飞到后马上就要返航,连战斗的时间都没有。
而中国控制的岛礁却都在南海四周的国家的空军作战范围内,他们随便什么时间都能对我方发起打击。
特别是黄岩岛属于中沙群岛,比较分散;加上距离西沙和南沙较远,黄岩岛周边200公里没有拱卫的海空军基地。
这样中国海军对黄岩岛的控制力量相对就薄弱了许多。若发生冲突,中国海军没法第一时间赶到威慑。
比如,黄岩岛一直是中国渔民的传统渔场,同时也是遭遇恶劣天气时,一个非常好的栖身避风港。但中国渔民们发现,在黄岩岛的水下总能看到炸弹爆炸的碎片和弹壳。
在90年代以前,菲律宾经常干这种偷偷摸摸的勾当。1992年后就彻底不老实了。
当时的大环境正是苏联解体不久,中国失去利用价值,美国对中国翻脸;跟随美国的菲律宾在整个90年代对中国开始疯狂挑衅。
比如菲推出“对台关系法案”、“菲台互惠关系法”,把与台湾关系上升到了准国家级。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颁布实施后,菲律宾说黄岩岛位于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宣称对黄岩岛拥有主权。不断对黄岩岛进行勘测、巡逻。
1997年,菲两名众议员带着几名记者登上黄岩岛,毁坏岛上的中国主权标志,竖旗立碑宣示“主权”。
此后菲军舰开始在附近海域实施所谓的海上“执法”,甚至以“非法入境”、“非法捕捞等罪名抓捕中国渔民。
附近中国渔民说,菲律宾人上船执法、开枪驱逐这都是轻的,更狠的是他们直接用军舰把你的船撞沉,然后扔下你不管,如果没人救,只能等死。
1999年11月3日,菲故意把一艘淘汰的坦克登陆舰以“机舱进水”为由搁浅在黄岩岛上;直到1999年12月5日,我们朱总理访菲前夕,BRP Benquet”号才从黄岩岛拖走。
后来这个骚操作也用在了仁爱礁上,不同之处是到现在也没拖走(不过快散架了)。
更过分的是,2000年5月28日,菲海军竟开枪射杀一名在此作业的中国渔船船长!
仅2000到2001年间,菲律宾就驱逐扣押32艘中国渔船,非法拘禁中国渔民439人。
所以,一个国家的疆域表面上看是由历史法理等因素综合决定而来。但实际上对领土起决定作用是你的军事覆盖。
新世纪后中国经济腾空而起,中国海军力量更是飞速壮大,完全有能力保卫自己海疆了!
2012年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黄岩岛潟湖内正常作业时,菲律宾军舰突然堵住黄岩岛泻湖出口,还派陆战队员乘挨个搜查中国渔船, 中国渔民不得不向国家求救。
虽然菲律宾是军舰,但中国海监船寸土不让,双方开始对峙,这一对峙就是一个月。
但中国执法船经过轮换后没撤,并借这个机会开始了对黄岩岛的常态化巡航,实现了对附近海域的实际控制。
过程寥寥几句看似简单,然而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黄岩岛事件”;国内外学者也把这次中国成功维权行动称为“黄岩岛模式”。
以前我们在南海维权手段很单一,唯二使用武力的是1974年的西沙海战和1988年的南沙海战。
比如大家熟悉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是中国为南海争端提出的一个留有余地的方案,也是我们在南海问题上的底线。
然而在作出最大让步的情况下,南海国家却以为我们软弱好欺负,纷纷得寸进尺在南海哄抢,掠夺大量资源。
双方对峙时,我们除了继续用渔政、海监船和外交手段周旋外,还用了经济反制。
当时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贸易大国,也是菲律宾主要的贸易对象(2015年后是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菲律宾从中国大量进口钢铁,手机,石油,半导体电子设备,工业设施和各种日用百货,这些菲律宾特别难找到其他几个国家替代进口。
而中国是菲第二大出口市场,大多为香蕉、菠萝、椰子,还有牛油果、冷冻水果等农产品,并向中国出口低附加值的矿石,这些都是可以替代的东西。
对菲律宾来说,我们取得黄岩岛主权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菲律宾既得侵略权益的丧失,这是一个可怕的开端,必然可能采用包括武力在内的各种手段夺回。
实际上菲律宾也没打算放弃武力,只是在我国强大的军事威慑下担心遭到更大的失败,最终没有动用军事力量。
在2012年那年,中国海军舰艇新建造数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一年就下水15艘千吨级以上的水面舰艇;第二年就开始造万吨级的大驱了。
而这些绝不是菲律宾这种靠买几艘二手军舰国家能比的。中菲间实力的巨大悬殊是菲律宾不敢轻易使武力的主要原因。
所以,与之前比较单一的手段相比,“黄岩岛模式”运用了行政、外交、经济和军事等各种手段。
这个骚操作充满了日式的小聪明,中国的应对简单粗暴,立刻派出大量执法船在开始长期巡逻。
在中方常态化巡航的初期,日方舰艇出勤率还能跟得上,双方在此阶段对峙很激烈,经常玩水炮互喷。
后来中国执法船数量越造越多,吨位慢慢的变大,巡航频率慢慢的升高,日本有点吃不消了。
就在这时,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修正案,把作为《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对象,很明显,美日想用武力恐吓中国,知难而退。
中国开始派海军“兰州”号导弹驱逐舰、“衡水”号护卫舰等军舰巡航;后来歼-7、歼-10等型号战斗机也不断地飞近。
偷鸡不成蚀把米,这里最终形成了中方长期巡逻,日方长期抗议的局面。也代表着中国开始了取得海域的实际控制权。
通过黄岩岛、事件我们会发现,虽然本意上不愿意看到海权冲突事件,但往往这是推倒之前状态的珍贵机会,实力弱小一方希望维持现状,实力强大的一方会趁机收割战略果实。
其实这些逻辑都是摆在桌面上的阳谋,根本决定因素并不是什么技巧,而是实实在在的实力。
吃了亏的菲律宾面子上挂不住,加上南海其他岛礁争夺失利,它并没有善罢甘休。
在美国的支持下,2013年把中国告上了国际法庭,也就是著名的南海仲裁案。
中国早就声明拒绝对涉及领土问题进行仲裁,所以菲律宾搞的这个仲裁庭中国根本不承认。
菲律宾的这个仲裁包括由此诞生的“新法理”是否有意义,不在于仲裁本身,而是取决于菲律宾、具体说是它背后的美国给不给力。
为了配合2016年7月的仲裁判决,美军从2016年初就开始频繁造势,美军“柯蒂斯•威尔伯号”导弹驱逐舰驶入西沙群岛中建岛领海;美菲“肩并肩”联合演习也再度举行,演习科目针对性特别强,包括失岛夺回、油井防护等。
据事后消息,美军打算在海牙仲裁结果公布后,不管中国有什么反应,两航母战斗群会强行开进南海中国岛礁12海里领海。
走仲裁程序,加上美军航母编队为仲裁结果背书,菲律宾就是想用新法理依据+力量覆盖强行从中国手里夺走包括黄岩岛在内的南海岛礁!
这番流程表面上无懈可击,但要看针对的目标是谁。换做其他小国,在地契上强制按手印的卑鄙阴谋早就得逞了。
其实在2016年,中国海军主力军舰战力不到现在的一半,如果中美海军真爆发冲突我们未必能赢。所以,要想保住南海就要下血本,把全部家当都押上。
中国海军三大舰队精锐,像昆明舰、长沙舰、合肥舰、兰州舰、广州舰、宁波舰、沈阳舰等各类舰艇100百多艘,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海军的所有主力都开进了南海;同时,战略火箭军在南海附近部署了几十枚新型导弹。
“2016年7月,南海方向战云密布,火箭军与海军展开联合行动。我海军舰艇编队不畏强敌、迎难而上。千里之外,火箭军某基地接到联合作战指令,数十枚新型导弹引弓待发。”
另外,我军轰六、歼轰7、歼11B等上百架最先进的战机升天;就在此时,我国另一战略武器,号称航母杀手的东风21D导弹罕见地在电视上露面----
美海军虎头蛇尾般的拙劣表演,倒不是说美军一定会败给我军,只是与中国这个体量的军事大国开战没办法保证全身而退,必定没完没了;由此引发对全球控制力下降而导致霸权的丧失,才是最要命的。
然而,2016年是美国最后的机会,是中美南海力量对比偏向美国的最后节点。但美国认了怂,现在就算带再多的军舰杀过来也为时已晚了。
2017年,中国海军仅在这一年下水的大型舰艇就超过17万吨,已经接近半个英国皇家海军了!
还没完。前面说了,对领海的掌控除了拥有强大的海上舰队,再就是在岛礁上建设必要补给基地;这一步一旦完成,掌控南海会如虎添翼!
因为黄岩岛只是露出水面一块礁石,其它暗沙、暗礁都隐没在海面下10-26米。后果是很难对中沙进行填海造岛,包括现在连高脚棚子都没有。如果不吹填就没法建机场和军港。
因为两个岛和黄岩岛互为犄角,战斗机可以在20分钟内飞抵黄岩岛上空,完成了对黄岩岛的实控。
除了西沙的永兴岛和南沙的渚碧礁,我们在南海还吹填了华阳礁、美济礁、赤瓜礁、东门礁、渚碧礁、永暑礁一共8个!
我们在南海拥有的陆地面积,军事基地、海空军实力等对周边势力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依托南沙岛和西沙群岛上的包括机场、军港、雷达站等在内的大型军事基地,我军对南海实现了从空中到水下的全面覆盖,完成了对整个南海的实际控制。
特别是黄岩岛,因为珊瑚礁ECO退化,造礁能力减弱。加上海平面上升、风暴潮侵蚀和海水酸化等原因,黄岩岛的澙湖坡面、礁坪面积在逐渐减少。
另外,因为南海局势特殊,如果单纯按军事力量算,我们一个南海舰队就足可以吊打整个东南亚海军;但我们又需要和他们合作,所以在南海问题上的一切活动注定不能过于高调。
因此,中国与菲律宾关系的复杂之处在于,不仅是南海宝藏资源及岛礁主权纠纷,还牵扯到与南海周边、东盟关系问题;所以,在和谐融洽的时期只能暂缓填充、建设。
更重要的是,也是与美国在西太平势力范围的争夺与中国崛起的大战略问题---
很简单,自从当年我们拒绝奥巴马提出的G2设想(老大吃肉,我们喝希汤)后,韬光养晦已经没法继续,注定要独自承担崛起之路上的任何挑战。
关注官方微信